
大气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是以研究地球大气的结构、组成及其在不同时空尺度的运动规律、现象和人类对它的影响,并为人类服务的一门科学。公元17世纪以前,人们对大气以及大气中各种现象的认识是经验性的。17至18世纪,随着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测量气温、气压、风和湿度等仪器的发明,大气科学研究由定性描述进入了定量分析阶段。1835年提出的科里奥利力概念和1857年提出的风和气压的关系,成为大气动力学和天气分析的基石。19世纪90年代,由于物理学定律的引入,大气科学从流体力学中分离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基于气象观测建立了锋面、气旋和气团学说,为天气分析和预报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在大气探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人们对大气的认识扩展到四维空间,建立了大气长波理论。20世纪40年代,大气准地转理论建立,成为大气动力学理论的核心。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的发明和现代大气探测手段的应用,大气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计算机使大气科学进入了定量研究的新阶段。基于计算机对大气运动方程的求解,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大气混沌理论。大气混沌理论不仅为大气可预报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推动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也使得数值模拟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随着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雷达和飞机观测等多种探测手段的应用,获得了更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观测数据,使得大气科学的研究从天气尺度系统向更短和更长时间尺度大气系统进行延伸。一方面,数小时或更短时间尺度的强烈天气系统的研究受到极大的重视;另一方面,月际、年际、年代际甚至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开始认识到,大气科学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大气层本身。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了所谓的“气候系统”,五个圈层的演变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着气候的变化。“气候系统”的观点为大气科学的研究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特别是人们认识到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过程,人类活动也会引起区域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例如,南极臭氧洞的形成与人类生产和使用某些化学物质有关;人类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近百年来的全球气温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大气科学的研究范围在不断地扩展,除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地球大气圈本身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到与地球系统其他圈层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涉及到环境、交通、经济、政治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更多详情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外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共99个专业桑戈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菲律宾语语言学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旁遮普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柬埔寨语老挝语缅甸语马来语蒙古语僧伽罗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越南语豪萨语斯瓦希里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罗马尼亚语葡萄牙语瑞典语塞尔维亚语土耳其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世界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克罗地亚语荷兰语芬兰语乌克兰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祖鲁语拉丁语翻译商务英语土库曼语加泰罗尼亚语约鲁巴语亚美尼亚语马达加斯加语格鲁吉亚语阿塞拜疆语阿非利卡语马其顿语塔吉克语茨瓦纳语恩德贝莱语科摩罗语克里奥尔语绍纳语提格雷尼亚语白俄罗斯语毛利语汤加语萨摩亚语库尔德语比斯拉马语达里语德顿语迪维希语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隆迪语卢森堡语卢旺达语纽埃语皮金语切瓦语塞苏陀语
- 新闻传播学类

大气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是以研究地球大气的结构、组成及其在不同时空尺度的运动规律、现象和人类对它的影响,并为人类服务的一门科学。公元17世纪以前,人们对大气以及大气中各种现象的认识是经验性的。17至18世纪,随着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测量气温、气压、风和湿度等仪器的发明,大气科学研究由定性描述进入了定量分析阶段。1835年提出的科里奥利力概念和1857年提出的风和气压的关系,成为大气动力学和天气分析的基石。19世纪90年代,由于物理学定律的引入,大气科学从流体力学中分离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基于气象观测建立了锋面、气旋和气团学说,为天气分析和预报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在大气探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人们对大气的认识扩展到四维空间,建立了大气长波理论。20世纪40年代,大气准地转理论建立,成为大气动力学理论的核心。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的发明和现代大气探测手段的应用,大气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计算机使大气科学进入了定量研究的新阶段。基于计算机对大气运动方程的求解,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大气混沌理论。大气混沌理论不仅为大气可预报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推动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也使得数值模拟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随着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雷达和飞机观测等多种探测手段的应用,获得了更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观测数据,使得大气科学的研究从天气尺度系统向更短和更长时间尺度大气系统进行延伸。一方面,数小时或更短时间尺度的强烈天气系统的研究受到极大的重视;另一方面,月际、年际、年代际甚至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开始认识到,大气科学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大气层本身。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了所谓的“气候系统”,五个圈层的演变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着气候的变化。“气候系统”的观点为大气科学的研究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特别是人们认识到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过程,人类活动也会引起区域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例如,南极臭氧洞的形成与人类生产和使用某些化学物质有关;人类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近百年来的全球气温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大气科学的研究范围在不断地扩展,除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地球大气圈本身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到与地球系统其他圈层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涉及到环境、交通、经济、政治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