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i
中国大学研究生一级学科排名
热搜:
查看排名方法
翻译代码:0551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15所院校成为首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简称为MTI)培养单位。截至2022年9月,全国累计316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授权点,319所培养高校。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文学门类下设翻译专业学位类别,可授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2.设置背景及社会需求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持续为国家各领域对外开放和国际传播事业输送核心翻译人才资源的重要环节,要以服务国家对外总体战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需要为出发点,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精准阐释和译介,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加快建设堪当时代重任的翻译人才队伍,构建与我国国际地位和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相适应的国家翻译能力。要融合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现代信息技术并赋能人才培养,实现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协调、翻译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步的“三位一体”。要推进分类培养和协同培养,完善基于国别与区域、语种、领域的分众化、层次化和专业化培养。内涵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学术道德、翻译专业素养和翻译职业伦理教育的有机融合,夯实基础知识和翻译相关知识,提升语言能力、翻译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技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并借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跨文化交际学、区域国别学、国际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发掘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口笔译活动及其规律,研究跨越民族、国家、社会、语言、文化的传播活动的规律及相关应用问题。1.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主要专业领域和语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主要专业领域为:(1)中英(英中)翻译、(2)中俄(俄中)翻译、(3)中日(日中)翻译、(4)中法(法中)翻译、(5)中德(德中)翻译、(6)中朝(朝中)翻译、(7)中西(西中)翻译、(8)中阿(阿中)翻译、(9)中泰(泰中)翻译、(10)中意(意中)翻译、(11)中越(越中)翻译、(12)中老(老中)翻译、(13)中葡(葡中)翻译、(14)中波(波中)翻译等。其中,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两大方向。按照应用方向,可细分为时政、外交、经济、文化、旅游、科技、文学、艺术、新闻、工程、法律、商务等。2.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主要专业领域翻译博士专业学位主要专业领域为:(1)翻译实践,可分为“党政文献高级译审”“外交外事高级翻译”“国际传播高级翻译和编译”“国际组织高级翻译”“专业领域高级翻译”等方向;(2)翻译教学和教育管理,可分为“翻译专业学位教育规划、设计、部署、实施与管理”“翻译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技能岗位培训与终身学习”等方向;(3)翻译技术应用与研发,可分为“人工智能辅助翻译”“翻译技术应用与翻译产品研发”等方向;(4)语言服务行业研究与管理,可分为“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翻译行业、市场、企业、产品、平台等问题研究”“创译服务、字幕翻译与配音”等方向。3.翻译专业学位类别对应的学科条件、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要求等翻译专业学位坚持实践导向和实战驱动,与政府部门和符合资质要求的语言服务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平台、实习实训基地,实现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就业市场紧密对接,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的产教融合和行业协同育人机制,建立需求与就业动态的反馈机制,形成国家需求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发挥主体作用的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三)专业学位类别服务面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笔译方向毕业生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文本翻译、宣传材料翻译、学术著作翻译及其他语言文字工作,在新闻、出版、传媒等机构从事资料翻译和审校等工作;口译方向毕业生为外事外交活动、各类国际会议、展会等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中从事口译工作。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党政文献高级译审、外交外事高级翻译、国际传播高级翻译、国际组织高级翻译、专业领域高级翻译、翻译教学和教育管理、翻译技术应用与研发、语言服务行业研究与管理等。(四)培养目标翻译专业学位旨在培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胸怀祖国、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融通中外、甘于奉献的高端翻译人才。1.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翻译基础知识以及与翻译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语言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技术能力、百科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归纳总结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较高水平、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2.翻译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中国立场、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翻译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或翻译项目中的复杂问题,具有文化定力、语言能力和话语能力、翻译技术能力、专业知识获取能力、科学研究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组织管理能力等的高水平、复合型、职业型翻译领军人才。更多详情

哲学
共1个专业类
经济学
共9个专业类
法学
共9个专业类
教育学
共7个专业类
文学
共6个专业类
历史学
共4个专业类
理学
共14个专业类
工学
共48个专业类
农学
共13个专业类
医学
共18个专业类
管理学
共11个专业类
艺术学
共6个专业类
背景图
翻译
代码:0551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15所院校成为首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简称为MTI)培养单位。截至2022年9月,全国累计316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授权点,319所培养高校。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文学门类下设翻译专业学位类别,可授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2.设置背景及社会需求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持续为国家各领域对外开放和国际传播事业输送核心翻译人才资源的重要环节,要以服务国家对外总体战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需要为出发点,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精准阐释和译介,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加快建设堪当时代重任的翻译人才队伍,构建与我国国际地位和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相适应的国家翻译能力。要融合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现代信息技术并赋能人才培养,实现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协调、翻译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步的“三位一体”。要推进分类培养和协同培养,完善基于国别与区域、语种、领域的分众化、层次化和专业化培养。内涵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学术道德、翻译专业素养和翻译职业伦理教育的有机融合,夯实基础知识和翻译相关知识,提升语言能力、翻译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技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并借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跨文化交际学、区域国别学、国际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发掘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口笔译活动及其规律,研究跨越民族、国家、社会、语言、文化的传播活动的规律及相关应用问题。1.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主要专业领域和语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主要专业领域为:(1)中英(英中)翻译、(2)中俄(俄中)翻译、(3)中日(日中)翻译、(4)中法(法中)翻译、(5)中德(德中)翻译、(6)中朝(朝中)翻译、(7)中西(西中)翻译、(8)中阿(阿中)翻译、(9)中泰(泰中)翻译、(10)中意(意中)翻译、(11)中越(越中)翻译、(12)中老(老中)翻译、(13)中葡(葡中)翻译、(14)中波(波中)翻译等。其中,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两大方向。按照应用方向,可细分为时政、外交、经济、文化、旅游、科技、文学、艺术、新闻、工程、法律、商务等。2.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主要专业领域翻译博士专业学位主要专业领域为:(1)翻译实践,可分为“党政文献高级译审”“外交外事高级翻译”“国际传播高级翻译和编译”“国际组织高级翻译”“专业领域高级翻译”等方向;(2)翻译教学和教育管理,可分为“翻译专业学位教育规划、设计、部署、实施与管理”“翻译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技能岗位培训与终身学习”等方向;(3)翻译技术应用与研发,可分为“人工智能辅助翻译”“翻译技术应用与翻译产品研发”等方向;(4)语言服务行业研究与管理,可分为“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翻译行业、市场、企业、产品、平台等问题研究”“创译服务、字幕翻译与配音”等方向。3.翻译专业学位类别对应的学科条件、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要求等翻译专业学位坚持实践导向和实战驱动,与政府部门和符合资质要求的语言服务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平台、实习实训基地,实现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就业市场紧密对接,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的产教融合和行业协同育人机制,建立需求与就业动态的反馈机制,形成国家需求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发挥主体作用的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三)专业学位类别服务面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笔译方向毕业生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文本翻译、宣传材料翻译、学术著作翻译及其他语言文字工作,在新闻、出版、传媒等机构从事资料翻译和审校等工作;口译方向毕业生为外事外交活动、各类国际会议、展会等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中从事口译工作。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党政文献高级译审、外交外事高级翻译、国际传播高级翻译、国际组织高级翻译、专业领域高级翻译、翻译教学和教育管理、翻译技术应用与研发、语言服务行业研究与管理等。(四)培养目标翻译专业学位旨在培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胸怀祖国、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融通中外、甘于奉献的高端翻译人才。1.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翻译基础知识以及与翻译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语言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技术能力、百科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归纳总结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较高水平、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2.翻译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中国立场、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翻译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或翻译项目中的复杂问题,具有文化定力、语言能力和话语能力、翻译技术能力、专业知识获取能力、科学研究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组织管理能力等的高水平、复合型、职业型翻译领军人才。更多详情

代码:0551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学校数量
所在地
学校类型
学校参考类型
icon
A++
308
北京市
语文
文学类
7
A+
308
重庆市
语文
文学类
8
A+
308
上海市
综合
综合类
9
A+
308
陕西省
语文
文学类
11
A+
308
北京市
语文
文学类
16
A
308
黑龙江省
综合
综合类
18
A
308
辽宁省
语文
文学类
19
A
308
湖北省
综合
综合类
20
A
308
吉林省
综合
综合类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末页1/16到第
确定
共308条
20条/页
50条/页
30条/页
20条/页
!
×
i
!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