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17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以量测距离为主。17世纪初开始了角度测量,18世纪末到19世纪出现了最小二乘法和摄影测量方法。20世纪初,由于航空技术发展,将航空摄影机获取的航摄像片在立体测图仪上加工成地形图,促进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发展。20世纪50年代起,测绘技术朝着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1948年起各种电磁波测距仪出现,克服了复杂环境下距离量测的困难,导线测量得到重视和应用。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问世,加快了测量数据的处理速度,出现了解析测图仪,促进了解析测图技术发展。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卫星导航与定位、航天摄影测量、多光谱遥感、卫星测高、InSAR等为代表的新型对地观测技术,丰富和发展了测绘学科的内涵与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信息化测绘的转变,现在正朝着智能化测绘跨越式发展。为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测绘地理信息的获取手段日趋多元化、处理技术不断智能化、应用领域持续扩大,形成了泛在智能测绘新趋势。泛在智能测绘以天空地海测绘仪器和各类新型传感器为基础,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讯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复杂环境空间感知、空间认知与信息服务,其特征为数据获取实时化、信息处理自动化、服务应用知识化、服务平台云端化。因此,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现阶段主要以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为支撑,发展地理空间及相关信息的快速获取、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分析、一体化管理和云服务,建立完善的高精度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形成天空地海等多平台、多传感器的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体系,建成现势性好、产品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高性能的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地理空间信息处理体系,以及泛在性的云端化、社会化、个性化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在深空、深海和深地测绘方面,开展测绘理论、方法与技术创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重大需求。总体而言,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正在向实时数据获取、泛在聚合、自动处理、智能服务与决策支持的全链路协同发展。更多详情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17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以量测距离为主。17世纪初开始了角度测量,18世纪末到19世纪出现了最小二乘法和摄影测量方法。20世纪初,由于航空技术发展,将航空摄影机获取的航摄像片在立体测图仪上加工成地形图,促进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发展。20世纪50年代起,测绘技术朝着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1948年起各种电磁波测距仪出现,克服了复杂环境下距离量测的困难,导线测量得到重视和应用。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问世,加快了测量数据的处理速度,出现了解析测图仪,促进了解析测图技术发展。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卫星导航与定位、航天摄影测量、多光谱遥感、卫星测高、InSAR等为代表的新型对地观测技术,丰富和发展了测绘学科的内涵与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信息化测绘的转变,现在正朝着智能化测绘跨越式发展。为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测绘地理信息的获取手段日趋多元化、处理技术不断智能化、应用领域持续扩大,形成了泛在智能测绘新趋势。泛在智能测绘以天空地海测绘仪器和各类新型传感器为基础,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讯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复杂环境空间感知、空间认知与信息服务,其特征为数据获取实时化、信息处理自动化、服务应用知识化、服务平台云端化。因此,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现阶段主要以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为支撑,发展地理空间及相关信息的快速获取、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分析、一体化管理和云服务,建立完善的高精度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形成天空地海等多平台、多传感器的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体系,建成现势性好、产品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高性能的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地理空间信息处理体系,以及泛在性的云端化、社会化、个性化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在深空、深海和深地测绘方面,开展测绘理论、方法与技术创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重大需求。总体而言,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正在向实时数据获取、泛在聚合、自动处理、智能服务与决策支持的全链路协同发展。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