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人民安康、社会进步、国家稳定的基石,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将为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理论基础、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安全自古以来就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古老而伟大的安全思想,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等,对现代社会的风险防范仍然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安全作为学科却是崭新的,安全学科发展只有近百年历史。从工业革命以来,安全科学技术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到了20世纪70年代,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基本形成。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涉及生命、自然、技术、社会和系统等要素,并以人为中心的综合交叉学科,是公共安全的核心支撑学科,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领域,围绕灾害要素、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及其相互作用等开展研究。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安全保护、矿山通风安全等学科逐渐发展起来的。1982年安全学科的名称是“安全技术与工程学”,为二级学科,列在一级学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之下;1983年取消了原二级学科“安全技术与工程学”,只在一级学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下列出二级学科“采矿工程(含安全技术)”;1990年,二级学科名称改为“安全技术及工程”,列在一级学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之下;1997年,“安全技术及工程”的名称没有变化,但一级学科的名称改为“矿业工程”;2011年获批增设为一级学科,授工学学位。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指出自2023年开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可以授予工学、管理学学位。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人类社会同在,必将得到持续而迅猛的发展。更多详情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人民安康、社会进步、国家稳定的基石,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将为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理论基础、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安全自古以来就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古老而伟大的安全思想,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等,对现代社会的风险防范仍然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安全作为学科却是崭新的,安全学科发展只有近百年历史。从工业革命以来,安全科学技术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到了20世纪70年代,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基本形成。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涉及生命、自然、技术、社会和系统等要素,并以人为中心的综合交叉学科,是公共安全的核心支撑学科,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领域,围绕灾害要素、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及其相互作用等开展研究。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安全保护、矿山通风安全等学科逐渐发展起来的。1982年安全学科的名称是“安全技术与工程学”,为二级学科,列在一级学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之下;1983年取消了原二级学科“安全技术与工程学”,只在一级学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下列出二级学科“采矿工程(含安全技术)”;1990年,二级学科名称改为“安全技术及工程”,列在一级学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之下;1997年,“安全技术及工程”的名称没有变化,但一级学科的名称改为“矿业工程”;2011年获批增设为一级学科,授工学学位。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指出自2023年开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可以授予工学、管理学学位。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人类社会同在,必将得到持续而迅猛的发展。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