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i
中国大学研究生一级学科排名
热搜:
查看排名方法
农林经济管理代码:1203

农经者,农立国本、经世济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与涉农产业管理,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涉农(林)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金融、财会、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上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主要引进和效仿欧美及日本的教学科研模式,对土地资源、农地制度、农民文化、乡村建设等进行调查研究与试验、示范。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培养了一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为本学科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当时国家亟需培养一批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农业院校基本都暂时停止了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作为当时唯一具有农业经济研究生招生与培养资格的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自1950年成立起,在经济计划系设立农业经济教研室,以马列研究班的形式开启了新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从1950到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专业前后招收了八届、近百名研究生,输送到我国农业政策以及宏观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本学科主要研究农林集体生产组织、管理、核算及劳动报酬分配,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林生产计划制定和农产品统购统销等领域的政策问题。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本学科主要研究农林生产经营制度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改革与农产品价格调整,要素与产品市场化改革,农业现代化道路,乡镇企业发展与改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负担与乡村治理,农村区域发展与反贫困策略等领域的理论和政策问题。90年代中期以来,本学科主要研究农林产业保护与政策支持,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产业链管理,生产组织化与规模化,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工及市民化,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公共品供给,城乡一体化及“四化”协同推进等领域的理论和政策问题。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化,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已经成为一个研究领域涵盖经济、管理、社会,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生产知识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农林部门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资源配置和利用、生产流通组织、科学技术创新,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农民收入,社区治理与社会服务等重大现实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入,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和区域发展以及部门协调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更加凸显,今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将更注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更加明显。更多详情

哲学
共1个专业类
经济学
共9个专业类
法学
共9个专业类
教育学
共7个专业类
文学
共6个专业类
历史学
共4个专业类
理学
共14个专业类
工学
共48个专业类
农学
共13个专业类
医学
共18个专业类
管理学
共11个专业类
艺术学
共6个专业类
背景图
农林经济管理
代码:1203

农经者,农立国本、经世济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与涉农产业管理,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涉农(林)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金融、财会、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上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主要引进和效仿欧美及日本的教学科研模式,对土地资源、农地制度、农民文化、乡村建设等进行调查研究与试验、示范。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培养了一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为本学科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当时国家亟需培养一批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农业院校基本都暂时停止了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作为当时唯一具有农业经济研究生招生与培养资格的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自1950年成立起,在经济计划系设立农业经济教研室,以马列研究班的形式开启了新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从1950到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专业前后招收了八届、近百名研究生,输送到我国农业政策以及宏观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本学科主要研究农林集体生产组织、管理、核算及劳动报酬分配,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林生产计划制定和农产品统购统销等领域的政策问题。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本学科主要研究农林生产经营制度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改革与农产品价格调整,要素与产品市场化改革,农业现代化道路,乡镇企业发展与改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负担与乡村治理,农村区域发展与反贫困策略等领域的理论和政策问题。90年代中期以来,本学科主要研究农林产业保护与政策支持,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产业链管理,生产组织化与规模化,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工及市民化,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公共品供给,城乡一体化及“四化”协同推进等领域的理论和政策问题。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化,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已经成为一个研究领域涵盖经济、管理、社会,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生产知识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农林部门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资源配置和利用、生产流通组织、科学技术创新,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农民收入,社区治理与社会服务等重大现实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入,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和区域发展以及部门协调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更加凸显,今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将更注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更加明显。更多详情

代码:1203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学校数量
所在地
学校类型
学校参考类型
20
C
45
贵州省
综合
综合类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1/3到第
确定
共45条
20条/页
50条/页
30条/页
20条/页
!
×
i
!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