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i
中国大学研究生一级学科排名
热搜:
查看排名方法
矿业工程代码:0819

矿业工程学科是关于矿产资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以及高效加工和清洁低碳利用的工程技术科学。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由于矿藏自然赋存条件以及矿业生产与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矿业工程学科发展受到很多因素制约,经历了不断创新的艰难过程,至今已发展成为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紧密的综合性工程科学。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90%的能源资源、80%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于矿产资源。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矿产开采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年开采量达百亿吨。全国有300多座因矿业发展而兴起的城市,有数千万人从事矿业工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3000多年前就开始凿井开采铜矿,2000多年前已有较规范的采选技术。明代末年的《天工开物》一书已经具体记载了当时采矿、矿物加工的生产情形。西方国家在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矿业工程学科成为随工业发展而较早出现的学科之一。我国的矿业工程学科萌生于20世纪初,1895年建校的北洋大学、1909年建校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最早设立矿业工程学科的高校,为我国近代矿业人才培养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是真正形成学科体系和迅速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矿业工程学科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目前全国共有3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有矿业工程学科学位点,其中一级博士点授权单位21个、一级硕士点授权单位34个、二级硕士点授权单位4个。学位授权点数量、布局基本合理,基本满足我国矿业开发和人才培养需求。矿产资源是一种天然的不可再生资源。经过长期开发利用,我国埋藏于地壳浅部的优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资源开发正向深部、西部生态脆弱区和低品位、难处理的资源过渡,加之我国矿产资源的禀赋特征和深部高应力及冲击地压、环境与碳排放、多种矿物高精度分离的制约,导致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的难度越来越大,亟需开发新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构建新时代安全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的矿业模式,消除开发和加工利用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无废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受到地质构造、地应力、地下水、地温等多因素影响,开发环境十分复杂。矿产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矿物共伴生特性,矿物高效分离和高值化利用难度大。仅仅依靠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理论已经不能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科学和工程问题。因此,矿业工程学科需要建立更多的符合自身特征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矿业工程学科除发展自身的理论、技术外,还需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创新现代的矿业开发和利用技术,开发以往尚未被利用或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创造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近零排放和更好安全条件的矿业开发和利用模式,提高矿山企业效益,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未来的矿业工程将在绿色开采、智能开采、无人化开采与利用、深部开采、共伴生矿物资源共采、流态化开采、连续化高效率采矿、溶浸采矿、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矿山管理与装备等矿产开发领域,以及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多矿种精准分离、原位转化与利用、难分离矿物高效回收、尾矿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矿物加工利用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在资源经济、矿业可持续发展、深部矿山岩体力学、矿业安全、矿山环境与近零排放、矿山全生命周期资源开发与利用、地热与可燃冰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面向海洋、深地、太空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矿业要实现矿产资源的无人化开发与利用,以及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低碳、零碳、负碳排放,和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储碳等,助力“双碳”目标。更多详情

哲学
共1个专业类
经济学
共9个专业类
法学
共9个专业类
教育学
共7个专业类
文学
共6个专业类
历史学
共4个专业类
理学
共14个专业类
工学
共48个专业类
农学
共13个专业类
医学
共18个专业类
管理学
共11个专业类
艺术学
共6个专业类
背景图
矿业工程
代码:0819

矿业工程学科是关于矿产资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以及高效加工和清洁低碳利用的工程技术科学。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由于矿藏自然赋存条件以及矿业生产与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矿业工程学科发展受到很多因素制约,经历了不断创新的艰难过程,至今已发展成为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紧密的综合性工程科学。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90%的能源资源、80%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于矿产资源。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矿产开采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年开采量达百亿吨。全国有300多座因矿业发展而兴起的城市,有数千万人从事矿业工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3000多年前就开始凿井开采铜矿,2000多年前已有较规范的采选技术。明代末年的《天工开物》一书已经具体记载了当时采矿、矿物加工的生产情形。西方国家在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矿业工程学科成为随工业发展而较早出现的学科之一。我国的矿业工程学科萌生于20世纪初,1895年建校的北洋大学、1909年建校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最早设立矿业工程学科的高校,为我国近代矿业人才培养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是真正形成学科体系和迅速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矿业工程学科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目前全国共有3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有矿业工程学科学位点,其中一级博士点授权单位21个、一级硕士点授权单位34个、二级硕士点授权单位4个。学位授权点数量、布局基本合理,基本满足我国矿业开发和人才培养需求。矿产资源是一种天然的不可再生资源。经过长期开发利用,我国埋藏于地壳浅部的优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资源开发正向深部、西部生态脆弱区和低品位、难处理的资源过渡,加之我国矿产资源的禀赋特征和深部高应力及冲击地压、环境与碳排放、多种矿物高精度分离的制约,导致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的难度越来越大,亟需开发新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构建新时代安全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的矿业模式,消除开发和加工利用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无废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受到地质构造、地应力、地下水、地温等多因素影响,开发环境十分复杂。矿产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矿物共伴生特性,矿物高效分离和高值化利用难度大。仅仅依靠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理论已经不能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科学和工程问题。因此,矿业工程学科需要建立更多的符合自身特征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矿业工程学科除发展自身的理论、技术外,还需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创新现代的矿业开发和利用技术,开发以往尚未被利用或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创造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近零排放和更好安全条件的矿业开发和利用模式,提高矿山企业效益,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未来的矿业工程将在绿色开采、智能开采、无人化开采与利用、深部开采、共伴生矿物资源共采、流态化开采、连续化高效率采矿、溶浸采矿、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矿山管理与装备等矿产开发领域,以及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多矿种精准分离、原位转化与利用、难分离矿物高效回收、尾矿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矿物加工利用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在资源经济、矿业可持续发展、深部矿山岩体力学、矿业安全、矿山环境与近零排放、矿山全生命周期资源开发与利用、地热与可燃冰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面向海洋、深地、太空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矿业要实现矿产资源的无人化开发与利用,以及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低碳、零碳、负碳排放,和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储碳等,助力“双碳”目标。更多详情

代码:0819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学校数量
所在地
学校类型
学校参考类型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1/2到第
确定
共31条
20条/页
50条/页
30条/页
20条/页
!
×
i
!
×
i